大数据案例智慧教学案例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2017.01.19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hTAZxw09EDL2rqDuC0EB0A    点击:13057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是国家教育部首批确认具有普通高等教育办学资格的独立学院。学院创建于2002年8月,是一所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培养化工、材料、通信、电子、经济、管理和艺术等学科领域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看点一、 新环境迫切需求技术新变革


随着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信息化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教学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教学、资产管理、环境智慧调节、视频监控及远程访问控制于一体的新型现代化智慧教室系统在逐步的建设发展中。目前,学校多媒体教室建设和管理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态势,多媒体教室的数量成倍增加,系统设备功能不断拓展,使用频率急剧提高。传统的多媒体课室在普及的同时,也对其建设和管理工作,提出了很多新的挑战。


看点二、 承载业务

✦  构建全新的网络层和平台层环境,满足整个学校的智慧教学环境

✦  实现各个智慧课室IT设备的统一监控和管理

✦  和学校现有的教务系统、一卡通系统灵活对接,实现教室使用的自动化管理

✦  采用教师机云桌面和个人云盘空间无缝对接,实现教学资源快速同步

  融合了多媒体教学、环境监控、远程考试监控、在线录播和点播的多种功能


看点三、建设方案


整个架构按照五层两翼设计,其中五层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数据资源层和应用层。两翼包括信息安全体系和运维管理体系。整个架构涵盖了智慧课室建设的方方面面,并且能很好的将整个信息化环境融合在一起。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智慧课室总体技术规划图




感知层:包括各类部署在课室的探测器、摄像头、读卡器、RFID设备等,用于实时感知和采集课室的相关环境和设备的使用状态,并通过网络进行反馈。感知层充分应用到了传感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是整个智慧课室系统的基础。

网络层:网络层是前端感知设备和后台平台系统互联与数据交互的平台,确保感知层收集的数据能实时传输到平台层系统中进行分析与处理。网络层包括无线移动WiFi网络、校园物联专网、校园有线网络等,以满足不同感知设备的需要。

平台层:平台层提供了整个智慧课室相关的应用系统运行的基础与使用环境,包括网络资源池、计算资源池、存储资源池和桌面资源池。平台层采用云计算和虚拟化的方式进行建设,具有资源弹性按需分配、动态实时调整、高度稳定可靠等突出特点。

数据资源层:数据资源层具有整个智慧课室系统运行的基础数据资源,通过数据仓库模型进行管理,涉及身份信息、签到数据、教务数据、教学资源、视频监控、一卡通数据等。除为各部份业务模块提供统一的基础数据外,还可通过大数据分析提供全校的战略与决策报告。

应用层:包括互联教学服务、课室管理服务、数据校园服务、教学实时评估、资源点播共享等,同时借助前后端的软硬件环境,将多媒体教学、环境监控、远程考试监控、在线录播点播等多种功能能够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并提供移动教学、互动教学等新的教育手段。


在以上的五个层面,通过以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的需求为导向,将资源、数据、信息和应用流程按照基于服务的方式进行整合,并且彼此关联,实现数据共享。同时通过组织和业务流程再造,实现IT技术与课室教学管理的紧密结合,满足智慧教学需求,还兼具快速应用能力以满足学校各种需求的变化。


两翼体系介绍

信息安全体系:确保整个智慧课室体系正常稳定运行,避免受到各种网络攻击、非法入侵、恶意攻击等的影响。信息安全体系由五个层面对应的安全设备与技术组成。

运维管理体系:整个智慧课室体系能长期稳定运行的基础,实现对五个层面相关硬件设备、线路、数据、软件等的有效运维管理。



看点四、实现效果

实现集约化建设,为学校节省多媒体课室建设和改造的资金

推动教育模式创新,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分享

多媒体课室的使用管理效率大幅提升,并自动控制设备的使用

大幅降低建设管理部门的管理难度,通过集中管理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减少学校师生对科室设备的误操作,降低设备损坏率 

➤ 支持蓝牙话筒支持随机匹配,后续可实现一师一麦,便于管理

云盘与桌面共享实现教学资源的快速同步,帮助老师移动式教学

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评估模式,老师不需要亲临课室,通过后台在线系统就能完成教学评估


客户评价

自我校选用了三盟科技承建智慧室方案,打破了传统多媒体课室的局限性,通过已成熟的物联网技术对设备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并且加入了我们定制的一些智能控制的新理念,推动教育模式创新,促进我校优质教学资源的分享。

Copyright © 2013-2020 三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607322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640号